绝版套色木刻50问

时间: 2024-07-22 10:08:51 |   作者: 江南体育客服QQ

  我们用“版 画 ”、“油画 ”、“国画 ”、“雕塑”等名词来区分作品的媒材属性,而各种媒材的特点各异。木刻的语言研究是要充分的发挥自身媒材的特性,没有必要去再现其它画 种的效果。康定斯基曾经 说过:“十九世纪的版画家常常以能够用木刻来表现钢笔素描,或是石刻来表现蚀刻效果为傲,事实上这正说明了他们的肤浅。”木刻以刀代笔,自然、直接、不加掩饰展露个人气质,以刀代笔和画 笔所绘的效果相比较,刀味更具质朴、强劲有力,要传达的意象与张力鲜明,木刻版画的这些特质是其他绘画技法很难自然去呈现的。

  最好是版画 专用纸,但版画 专用纸一般来自进口,价格太高。可选择中国的宣纸、皮纸、绵纸等纸张,这类纸张吸墨性强,白净柔软。也可选用不同克度的绘图纸,素描纸、水彩纸、铜版光面纸、布纹纸、胶版纸、过滤纸等。要注意的是工业用纸张吸墨性较差,酸性大,容易脆化。

  “绝版”,仅从字义上解释,为“版绝了”,从版画业内能够理解为“毁版”。关于“绝版套色木刻”技法较为准确的概念,应该是指用一块版完成的多色套印的木版画技法,因为“绝版套色木刻”这个命名显然指明技法中包含了一个自行毁版的过程。

  绝版套色的技术有记载的运用可上溯到毕加索,毕加索在他70多岁高龄的年纪,向一位广告画 家阿尼拉学习接触到麻胶版版画材料与制作的过程,从而运用麻胶版制作了一批版画,内容多为小女孩和灯光下的静物,灯光下的静物既为一版多套的绝版版画,采用的方法亦是边刻边印,在依次印制过程中自然毁版,与云南的绝版套色木刻的创作手法十分相似 。在毕加索之后,绝版这一技术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逐渐被人忽视,没形成一项以一种技术的改变而逐步演进为一种自觉的艺术行为。可以说这一遗憾让版画艺术的发展滞后了几十年。欣慰的是,绝版套色的创作手法,最终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这颗火种偶然飘落在云南这块土地上。当时,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对外交流还不太通畅,郑旭等一批艺术家,并不知道毕加索已经 用过绝版套印这种方法,可以说绝版套印技术在云南版画 中的应用是人类思维的偶合。自这火种在云南生发后,逐渐蓬勃燎原,其影响遍至全国,并走出国门赢得声誉,成为云南美丽丰富神奇的一绝。

  所谓版画 ,是先把画 制成版,再经过拓印,成作品。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版”字是由“片”与“反”组成,而“反”、“片”是对版画 转印过程最为形象的解释,版画 既是反转在纸上的图片。所以版画 的基本定义为转印、复数特征。

  真正意义上的版画 或者扩大说是绘画 ,无论中外,最早都是为宗教服务,作为为宗教领袖或偶像的画 像让信徒膜拜。许多宗教类图书的扉页画 ,插图就采用版画 的形式随书而传播。往后被扩大用于别的方面的图书插画 ,如小说、科技类图书,而后才作为纯艺术的版画 作品而存在。版画的另一种作用即以版画的技术,复数的形式,复制其他画种的作品。

  板材先用砂纸打磨去表面毛玼,用白油漆刷一至两遍,仔细打磨光滑,就可上稿了,上稿后用树脂清漆,又称清光漆,刷两遍封板,每遍用水砂纸加水打磨光滑即可。

  传统用木刻刀刻制,初学者就买美术用品店卖的套刀就可,套刀中常用的平口刀、圆口刀、三角刀、钭口刀都有。还可用电动工具刻制。

  套色木刻是用二块以上的木板,将同一画面的不一样的颜色按一色一版的原 则分别刻在各块版上,再用不一样的颜色的油墨依次套印而成。套色木刻一次印制后刻制的版还完好存在,能够直接进行二次印制,通常把用油性油墨印制的版画称为“套色木刻”;而用水性颜料印制的版画 称为“水印木刻”。绝版套色木刻的刻印方法是将画面的颜色,按“一版多套”的原 则用油性油墨依次套印而成。

  一般选择白杨木、白椴木、水曲柳等木材制作的三层板或五层板,白杨木软,好刻;白椴木较硬,可以刻制精细;水曲柳木纹好看可运用天然木纹。也可选择5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还适合刮擦效果的表现。

  选择刻版画的板材若是有较深的凹痕,用砂纸机几经打磨仍不能去除,凹痕不太深的话,可用碎玻璃轻刮,形成一个平缓的坡度,压印时即可不受影响。若是凹痕太深,就要用乳胶加立德粉调制填补,填补一遍后完全干后,乳胶中的水分干后填补料会萎缩,再填补一遍,待干后打磨光滑即可。

  绝版套色木刻因其在一块版上完成刻制与压印,显性的好处是与分版套色相比能够最大量的节省板材和刻版工时,还能在压印时做到记号标识准确,并省掉了分版套印中繁琐的所谓不能改变的过程。绝版套色木刻最大的特点要从分版套印和一版分色的基本根源去思考和认识,分版套印让作者拘泥于多版套准的精确性,在刻制时艺术情感表现受到极大的限制,创作过程服从于各个步骤的设计,处于相对的运动的静止状态。一版分色将分版套印相对不动的状态变成激情运动的制版法,挣脱多版套准的拘泥,从而区别于任何一种传统的多版多色版画,无需受到冰冷的设计限制,让创作者的热情自始至终都处于临界状态,握刀向木酣畅痛快、感情流注无拘无束,创作过程充满激情和冒险,富于现代艺术的创造精神,成为极富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版画形式。

  可选用了圆盘锯、角磨机、磨光机、吊磨机等几种电动工具,能够应用于刻制木刻。所列工具,在一般的五金工具商店均有出售,工具常分为进口或国产,吊磨机最好购买进口产品,其它品种选购国产既可,国产的性能价格比要合算一些,质量已能满足需要,只要不是价格过于低廉的劣质货。

  电动工具的使用在版画创作实践中已完善一套能满足由粗至精,由大块刻制至小点细线的表现,一旦结合在一起,表现何其丰富。由电动工具取代传统的木刻刀具,其意义远不仅是限于省力省时,木刻版画,其制版时就在于要在版上留下痕迹,再运用凹凸不同的版面来覆纸压印,而版上的痕迹怎么来制作,一旦由电动工具取代传统刻刀制版,版画留下的痕迹和刻刀痕迹相异,而电动工具的使用姿态更具灵活,运刀制作痕迹轻松潇洒,能前后左右自如运行,这与用传统刀具的推行用刀相比,能施展的范围大大拓宽。电动工具使用时,不应用传统的刀法守则来指导制作,在遵行黑白关系的基准上,需充分的发挥电动工具的特点,形成的电动工具制版产生的新的语言形式,使其具有不一样于传统刻刀刻制痕迹的叛逆性特点。运用电动工具刻制版画 ,其制作痕迹的方法与工具完全脱离了原 有的刻刀,其痕迹的大小形状气韵并随之改变。

  石版印刷技术引进的时间大约在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作为一种印刷技术被当时用来影印画 报等有图的印刷品,当时上海有一份“点石斋画 报”是中国最早的石印画 报。石印技术作为一种艺术载体,源于20世纪50年代,高等美术院校陆续设立石版工作室而发展。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铜 版画,也是由于供职于清朝朝廷的传教士和洋画家引进的,作为技术的运用在1875-1908年间由留日生回国后向民间介绍铜 版画的制作技法,曾运用于钞票印刷。而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载体,生发时期和原因条件与石版画等同。

  绝版套色木刻油墨至少要准备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特殊需要可选用金墨、银墨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油墨,若因画面需要的颜色靠上述颜色不能调出,可适当加用些油画颜料,但油画颜料粘度不够,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油墨调合使用。

  一般用维理油(6号调墨油),维理油(6号调墨油)是印刷工业上用来调配油墨的稀释剂,能使油墨均匀的溶解,又不减弱油墨粘性,能使油墨变淡,具有较强的透明度,色彩重叠效果好。一旦所印颜色需要覆盖上一版颜色时,不宜使用维理油。不要采用如油画调色油、汽油、煤油等其它油性稀释剂,它们都有不易干,拓印留有油痕等有损画面的缺点。

  电动工具中磨光机和吊磨机夹头可更换各型钻头,钻头有棒型、圆头、梯形、三角形,可由着个人刻制不同的痕迹选不一样形状的钻头,运用起来,足以让人得心应手。

  绝版套色木刻一般都会采用油印套色专用油墨和现代印刷胶版油墨。油印套色专用油墨色彩稳定性强,透明度高,油质均匀,使用起来更便捷。胶版油墨粘性大粒子细,可根据画 面需要控制油墨的含油墨、稀释度,实现不同肌理的印痕。

  在中国的传统版画 中“拱花”和“版”应是绝招。而现在在云南得以蓬勃发展的绝版套色木刻,则应算是20世纪在版画 艺术创作上的一大创举。“拱花”即通过压印,让纸面依所刻制的纹样凸起;“版”即以小块板刻制后镶嵌在大板上压印,当要印下一遍色时,只需更换小板就可,能省去大板制作时的木材与工时。

  白杨木层板质地较软,如果你用的纸张是夹宣,纸张夹层可能会出现微小沙粒,在用机器压印时,沙粒就会造成板上的凹点;也有一定的可能是毛粘上附着杂质,也会因压印而产生凹点。要避免凹点损坏版面,可以从几方面考虑:

  套印过程中在同一块版面上边刻边印,逐次刻制,逐次印刷的方法完成作品套印。即按凸版画 的制作原 理,完成一遍颜色印刷后,将画面需要该颜色的部分刻掉,使版面形成凹面,再次印刷时,被刻掉部分的颜色保留在画面中,其余部分被再次印刷的颜色所覆盖。按照这种方法依次刻印,直至作品印刷完成。由于每完成一次印刷要进行一次刻制,版面随之被自然销毁,最后留在版面上的仅仅是最后一版颜色的凸面。

  版画 的生产离不开两个条件:一个是印刷术,一个是纸张,而版画 和印刷则都是由于纸张的出现才得以发展和普及。历史的岁月已经证实,纸和造纸的技法是从中国传入西方的,而印刷术也被列为中国的古发明之一,那么广义上的版画 应是产生于东方,现可考证的版画作品是我国唐代、公元868年的金刚经 扉页画 ,从画 面看,人物造型,雕刻和印刷技术都已相当精美,可见当时的雕版印刷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因此不会是最早的版画 ,那么最早的版画 产生于何时呢?至今未有定论。在后来的发展中,至15世纪,西方的印刷术却蒸蒸日上,并产生了凹版画(铜 版画)平版画(石版画),以及19世纪产生了丝网版画,最终影响了东方的版画艺术发展。

  绝版套色木刻是凸版版画,是在平面版材上,用雕刻工具或腐蚀剂剔去画 稿的空白部分,留下有形象的部分;在版面留下凸起的部分加以施色,并盖上印纸,通过加压拓印使凸面上的墨色转印在纸上而形成画面,故称凸版版画。凸版版画的主要类型有:黑白木刻、木口木刻、油印套色木刻、水印套色木刻。

  版画 最早是印刷术中的图象部分,它和印刷文字的目的一样,是文化传播的需要,在现代平版印刷技术产生之前,版画 承载着人类对于图像复制的需要。在我国,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与佛教经文和佛像传播有着密切关系。佛教在中国经历了汉魏初兴、南北朝的发展,至隋唐达到鼎盛,时举国大众对佛教异常狂热,佛教徒们迫切地需要将通俗易懂的经 文和顶礼膜拜的宗教偶像图像广为传颂,由于抄写和绘图已不能够满足需要,由此产生了包括版 画 在内的雕版印刷。和佛教文化一起携手走来的印刷和版画 技法,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由内部向外部流动发展,作为一般社会媒体的机能开始产生,随后发展为脱离媒体功能的纯艺术而存在。

  而印刷术也被列为中国的古发明之一那么广义上的版i面应是产生于东方现可考证的版画作品是我国唐代公元868年的金刚经扉页画从画面看人物造型雕刻和印刷技术都已相当精美可见当时的雕版印刷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因此不会是最早的版画

  绝版套色木刻曾为云南的版画艺术赢得声誉,也成为了许多大专院校版画专业的必修课,承传与发扬从而让绝版套色木刻的生命维新。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的问题,我根据在绝版套色木刻创作中的经验与体会,梳理出绝版套色木刻50问,以文解惑,实实际际的为教与学以及版画创作起到点作用。